「海光書讀」是海光人文書院推廣社會科學閱讀的重點活動,期望藉由台灣社會科學界、哲學界重量級教授的帶領,讓閱讀社哲書籍變成一件不只在學院中才能做的事。秉持著只要有心,人人都能輕鬆讀的信念,希望讓社哲領域閱讀的風氣在民間社會中蔓延開來,從而強化台灣民眾對社哲領域經典的接觸與理解能力,同時能從閱讀中深化對社會與日常生活的觀察理解能力。

「海光書讀」不限年齡與職業,只要有心理解社會科學、哲學領域的經典著作,都能嘗試參與!每一部經典將安排5堂課,由一位講師全程帶領閱讀、討論,閱讀範圍可能是全書、也可能是節錄,參與者只要量力而為即可,誠摯歡迎您一同參與。

報名請至:http://www.accupass.com/go/haikaungshudu1042


課程資訊

謝世民(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德沃金《刺蝟的正義》

德沃金以刺蝟比喻人們只知一事,只求價值一體性。我們若想對政治道德價值如「法治」、「平等」、「自由」、「民主」、「正義」等概念有所了解,就必須同時去理解其它概念的真正意涵。詮釋某種政治道德價值,必然涉及這個價值背後更大的信念之網路。德沃金告訴我們,各項政治道德的價值其實是彼此互通、相互支持的。

  • 課程日期:2015年9月24日(四);10月8日(四)、22日(四);11月5日(四)、19日(四)
  • 課程時間:晚上7時至9時
  • 課程地點:里山咖啡(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66巷17號)

張旺山(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尼采 《悲劇的誕生》

本書為尼采於1872年出版的作品,探討悲劇的起源,但也深刻指出現代理性所帶來的文化價值問題。藉由重回古希臘對美、悲劇及音樂的重視,以超越現代理性的困境。此作品迄今仍不斷被視為思考人類處境的重要觀點,也是後現代思潮引為解困的方法教典。

課程日期:2015年10月3日(六)、10日(六)、17日(六)、24日(六)、31日(六)

課程時間:下午2時至4時

課程地點:里山咖啡(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66巷17號)

陳昭如(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麥金儂《就是女性主義》

這是一本女性主義與法學者的作品。過去強調抹除性別差異的主流女性主義並無法面對男性拒宰制地位的問題。性騷擾、強暴、色情經是女性在法律上受制的證據。一般所謂女性運動改善女性處境的說法,將被本書仔細挑戰。作者不是要將男性與女性平等對待,而是讓女性成為人,這才是女性主義帶來的深層意涵。

  • 課程日期:2015年10月16日(五)、23日(五)、30日(五);11月6日(五)、12日(四)
  • 課程時間:晚上7時至9時
  • 課程地點:里山咖啡(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66巷17號)

鄭志成(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齊美爾《貨幣哲學》

Simmel揭示貨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請將其視為一種社會與文化現象,而非經濟領域獨有的特性。貨幣是一種媒介,其普遍性將最遙不可及的事物聯繫在一起,趨向於平均化,產生包容性。同時,它又強調個體性,進而開發了人的獨立性和他們發展的自主性。針對現代社會的客觀文化及理性計算皆起源於貨幣。

  • 課程日期:2015年11月7日(六)、13日(五)、20日(五)、27日(五);12月4日(五)
  • 課程時間:周六為下午2時至4時;周五為晚上7時至9時
  • 課程地點:協調中

錢永祥(中研院社科中心教授)╳ A. Swift,《 Political Philosophy: A Beginners’Guide for Students and Politicians》

這本書試著回答,政治人物在宣稱社會正義、民主、平等、自由時,果真知道這些理念的意涵嗎?作者認為當政治人物及選民超越修辭,清楚的思考政治原則時,民主才能運作良好。人們必須將政治哲學搬出象牙塔,當作面對政治複雜性的工具。如此才能對民主有所貢獻。

  • 課程日期:2015年11月14日(六)、21日(六)、28日(六);12月5日(六)、12日(六)
  • 課程時間:下午2時至4時
  • 課程地點:協調中

魯貴顯(輔仁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魯曼《社會系統》

這是一部至今仍深深影響德國社會科學的理論作品,作者宣稱社會的元素不再是行動者,而是溝通,進而構成一社會系統。社會的時再來自系統的自我生產,有其複雜性與自主性,尤其透過分化之後,更呈現社會的運作來自於區分,而非統一。這一套理論已經應用在媒體、科學、經濟、歷史、教育、運動、藝術等領域。

  • 課程日期:2015年11月25日(三);12月2日(三)、9日(三)、16日(三)、23日(三)
  • 課程時間:下午7時至9時
  • 課程地點:協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