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們一方面變成了生產過程的奴隸一樣,在另外一方面我們成為產品的奴隸。」
———Simmel《貨幣哲學》
我們在經歷了一個悶熱的上午和陰風大作的下午後,終於迎來了一個晴朗的夜晚。皎潔的月亮變成了失去星星的都市人唯一的安慰。
今天我們迎來了「貨幣哲學」的最後一堂課。首先,我們九十度鞠躬感謝鄭老師這兩季精彩的導讀。
今天這本書進入尾聲。老師先帶著我們繼續完成這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探討貨幣與我們的生活風格。也談及到貨幣不僅僅橫亙在人與人之間。也橫亙在人與商品之間。與此同時,貨幣看似連結了人與自然,事實上也分裂了人與自然。
小幫手覺得很有趣的論述是關於一日三餐的比喻。在文明程度較高的地方,人們普遍的把規律的安排一日三餐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其實原始民族並不知道要規律的安排一日三餐。
最後,鄭老師也和我們簡短的介紹了Simmel的生平。Simmel在德國56年的生活經驗和身為猶太人的特殊身份都共構了Simmel和他的作品。
貨幣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能引起很多對現有生活的思考。在我們不停的為媒介與科技物的發展振臂歡呼時,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原始與本真的初衷。雖然課程結束了,但依然很歡迎同學們常來故居和小幫手聊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