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陳昭如老師的最後一堂課了。先來感謝老師這五周以來在書院與我們分析的麥金儂的「就是女性主義」,精彩的課程讓小幫手也覺得意猶未盡。期待昭如老師以後可以繼續來書院開課。
最後一個部分關於麥金儂的「就是女性主義」, 老師與大家分享其中最後爭議的議題「色情」。麥金儂作為一個女性主義者一直支持「反色情」。但是關於這一點有兩個社群在反對反色情,可以被稱為反反色情者。一部分來自於色情產業者,這一點很好理解。另一部分來自於女性主義內部。而在其中爭議最廣的論點是認為「反色情」侵犯了言論自由的權力。昭如老師先帶著大家了解了麥金儂所定義的「色情」,就是以一種很寫實的材料表達女人在性上屈從于男人的,建構了女性在性上的從屬性。
儘管如此,很多言論自由至上者依然反對「反色情」,他們認為應該保持高度的言論自由。應該讓閱聽人做判斷而不是你替他做判斷。於是這個爭論被拉到了平等和自由的層面。也就是說,我們可不可以以自由之名傷害平等。昭如老師在這個論點上,舉了德國和美國的例子。德國的基本法禁止言論否認納粹的猶太大屠殺的歷史,因為否認這個事實就是污衊猶太人,這是以平等之名來限制言論自由。原因是德國關於納粹的創傷來自於言論沒有被限制。而完全不同的國家是美國,在美國言論自由理論甚囂塵上,原因是美國曾經經歷過「紅色恐怖」時期,這種創傷來自於言論的不自由。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國家在法律上對於平等和自由有不同的詮釋和平衡。
除此之外「色情」這種所謂的言論自由,用「說」的方式卻造成了實質的傷害。色情材料借用真實的女人,建構了女人在性中的從屬地位,女人屈從了男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女人在強暴中被認為說不就是要,是因為女人在社會中被建構了性的從屬性。
所以女人理所當然的也「反色情」,而男性宰制也會反「反色情」。有趣的是,猥褻法在這個時候成為捍衛色情的工具。猥褻法是為了保障社群道德。這種社群道德是男性宰制世界的性道德的。是讓「色情」正當化的工具。
最後又回到麥金儂最基本的觀點,當法律中不干預言論自由其實並沒有保護女性的言論自由,因為女性從未有過言論自由。所以我們應該真正看到的是社會建構中的女性的這種性從屬地位應該如何被翻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