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戴華老師回歸。昨天晚上是柯思嘉的第二堂課。老師一開始通過分享自己上週遇到的小事故,帶著同學們區分了prima facia duty和actual duty。小幫手也在這裡提醒大家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喔。

老師帶著我們先認識了之後要接觸到的四個層面。分別是行為、主體性、統合的主體性和實踐理性的原則。也和同學們分別解釋了行為、主體性和統合的主體性具體的意思,以及之間的連接性。而關於實踐理性的原則,是康德很重要的理論,闡述了我們選擇該怎麼辦的時候,應該遵循的原則以及我為什麼要遵守道德的選擇。除此之外,小幫手覺得關於統合的主體性也很有趣。我們在人生中扮演著好幾個很重要的角色。不同的人生角色有衝突就會造成分裂,那麼如何去平衡兩種角色。一旦產生分裂,我們综合的主體性被威脅到了,也同時威脅到了我們作為一個行動者的能力。

接著老師又回到上一週關於action、act和end之間的關係。老師提到柯思嘉認為之前我們對康德有一些誤解,康德其實沒有對act做道德上的評價,康德在意的是由act和end構成的action。譬如,一位P先生通過欺騙來獲得easy money,那麼這整套的action在道德上就是錯的。相反的,一位B先生通過欺騙來保護被追殺的猶太人,那麼這整套的action在道德上是對的。

結束的時候一位同學提了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A為了保護其他人的安全,而殺掉一個患有狂犬病的人B,那麼A在道德上是正確的嗎?同學們有什麼想法呢?

最後小幫手再提醒大家,因為上週停了課,我們的課要往後順延一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