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反民主》中譯者劉維人
在當下的世界,民主幾乎已是某種普世公認的價值。世界上絕大部分適合人居的國家都實行民主制,過去也有許多論述認為民主制能夠增進人民福祉或經濟發展。
然而,民主制度的順利運作需要許多支持要件,而現實中的民主制度與社會,似乎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完美。
在二○一六年,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等等事件接二連三地讓大眾對民主失望。這些選舉結果,多多少少受到假新聞、極右派、民粹主義政客操弄民意的影響,讓許多自詡「認真思考」的民眾無法接受。此時在英語世界出版的《反民主》赫然成為關注焦點,「投票是否需要有門檻」這個老問題也捲土重來。
但民主與民粹過於危險的說法,其實打從柏拉圖以來就一直存在。每當人民作主的政治爆發悲劇,就會出現一些聲音想剝奪一般人的政治權利。只是過去的說法大多限於想像與案例討論,但二十世紀出現的政治科學與社會心理學,卻提供大量的經驗證據證實先人的懷疑。
《反民主》的作者Brennan就是引述這些研究結果,指出現實世界的選民嚴重偏離民主理論的假設。我們通常欠缺足夠的誘因去獲取政治知識,判斷資訊時也會受到各種心理偏誤的影響而無法做出合理結論。此外,演化而來的天性讓我們容易黨同伐異,難以理解其他立場的理據與成因。即便是為了廣納多元意見促進彼此認識的審議式民主,也往往淪為各方強化既有主張的角力場。
作者認為,政治制度只不過是決策的工具,沒有任何其他價值。既然是工具,我們就應該盡量選擇效果最佳的一種。在他的眼中,政治科學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然表示「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普選制並不正義,而且即便採取審議民主,也無法挽救決策結果不佳的問題。於是為了提升決策結果的品質,作者提議嘗試「知識菁英制」,讓政治知識較佳的人有更大的政治權力,甚至剝奪某些人的投票權。
這種言論不僅可能與民主精神衝突,也容易被引述為支持專制的理由。此外,各種「知識菁英制」的實施方式也都有很大的問題。但對於依然相信民主精神的我們而言,即便讓每個人的投票不等值的「知識菁英制」真的不值得實行,也不表示目前票票等值的普選制繼續演變下去不會產生問題。
與其說《反民主》真的是一本如原文名所言,跟民主制作對(against democracy)的論述,倒不如說它是初版序中提到的「魔鬼代言人」書籍。作者透過工具論的立場,加上實證研究的證據,建立了相當強力的哲學論證,顯示民主制度的正義性可能並不如過去以為的那麼理所當然;同時也暗示現實中存在許多可能讓民主扭曲甚至名存實亡的問題。
無論近年來的民主發展是否真的那麼讓人失望,無論民主的現況是否危急到必須考慮嘗試某些「知識菁英制」,我們都值得用Brennan的質疑方法,檢查當下的民主可能面臨怎樣的危機,必須補強哪些社會元素。
民主並非自然發生。在支持它的同時,我們需要知道自己必須做出哪些努力。
海光書讀現正接受報名中:點我看詳情
課程進度
第一周
- 課程簡介
- 「笨蛋不應該投票」的訴求可以寫成一整本書?…..本書核心論證簡介
- 適任的選民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哈比人/政治流氓/瓦肯人在譬喻什麼(第一章)
- 為什麼我們與適任選民相距甚遠……獲得正確足夠的政治知識,在現實世界的難度超乎想像(第二章)
第二週
- 鯊魚出沒,現任執政者就遭殃……以投票改善執政品質,在現實世界的難度超乎想像(第二章,佐《Democracy for realists》部分內容)
- 作者對「知識菁英」的定義,以及各種常見的誤解
- 間奏:作者的工具論取向
- 一張選票究竟能給你什麼?……..對選票力量的各種反駁理由(第四章)
第三週
- 政治讓我們彼此為敵……對審議民主的反駁理由(第三章)
- 間奏:如果注定彼此為敵,該怎麼辦?…….《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給我們的啟示
- 普選制與平等價值之間的關係是怎麼來的?…….對於符號論證的反駁理由(第五章)
第四週
- 政治決策的適任原則……..人民不應該被能力不足的政府支配(第六章)
- 先驗證明vs實證研究……對於各種數學理論的反駁理由(第七章)
- 作者的論證策略回顧
- 間奏:工具論+實證主義者的強項與缺點
第五週
- 知識菁英制的各種實行提議(第八章)
- 預測決策制(Futarchy)簡介(書中沒有提到的一種另類知識菁英制)
- 知識菁英制的可能問題
- 把《反民主》當假想敵,改良民主社會的可能方法
課程教材
- Against Democracy, Jason Brennan, Princeton, 2016.
中譯本:
《反民主》,傑森‧布倫南著,劉維人譯,聯經。
輔助教材
-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Jonathan Haidt, Pantheon, 2012.
中譯本: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著,姚怡平譯,大塊。
- 其他相關書評
衍伸閱讀
- Democracy for Realists: Why Elections Do Not Produce Responsive Government, Christopher Achen & Larry Bartels, Princeton, 2016.
- 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 Bryan Caplan, Princeton, 2007
中譯本:
《理性選民的神話:透視狂人執政世代,最不安的民主真相與幻象》,布萊恩‧卡普蘭著,陳鴻旻等譯,大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