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以驚人速度擴散至全球,許多初期疏於防疫的國家蒙受國民生命與經濟活動的重大損失。隨著疫情日漸嚴峻,諸國對於國民日常生活活動以及旅行史等行蹤的控制也越趨細緻嚴格,甚至開始限制國民出行自由。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家與人們面臨的是控制疫情以及個人隱私與自由的取捨,在這次防疫中,許多國家紛紛透過限制出入境人員、設定自主檢疫與強制隔離條件、緊密追蹤外出接觸史等策略以期控制疫情。那麼在這期間的個人自由就應該無條件放棄嗎?
面臨重大災難或傳染病時,自由主義與國家控制之間的兩難,似乎還有許多討論空間。這次講座,我們將比較各國在疫情期間的隱私與防疫之間的辯論以及針對台灣疫情控制策略的使用透過法治與哲學角度的思考來探究。
活動主題:「防疫與人權–自由主義如何面對防疫狀態?」座談會
活動日期:2020年6月27日(六)
活動時間:下午 2時至 4時
主持人
吳鯤魯|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
與談人(姓氏筆畫順)
林從一|成功大學副校長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顏厥安|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活動費用:全免
*本活動限額 20人,採事先報名制。
*活動開始前五分鐘將開放現場實名制入場,敬請事前報名者提早入場。
*參與者敬請配合現場志工測量體溫,並敬請配戴口罩。
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以驚人速度擴散至全球,許多初期疏於防疫的國家蒙受國民生命與經濟活動的重大損失。隨著疫情日漸嚴峻,諸國對於國民日常生活活動以及旅行史等行蹤的控制也越趨細緻嚴格,甚至開始限制國民出行自由。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家與人們面臨的是控制疫情以及個人隱私與自由的取捨,在這次防疫中,許多國家紛紛透過限制出入境人員、設定自主檢疫與強制隔離條件、緊密追蹤外出接觸史等策略以期控制疫情。那麼在這期間的個人自由就應該無條件放棄嗎?
面臨重大災難或傳染病時,自由主義與國家控制之間的兩難,似乎還有許多討論空間。這次講座,我們將比較各國在疫情期間的隱私與防疫之間的辯論以及針對台灣疫情控制策略的使用透過法治與哲學角度的思考來探究。
活動主題:「防疫與人權–自由主義如何面對防疫狀態?」座談會
活動日期:2020年6月27日(六)
活動時間:下午 2時至 4時
主持人
吳鯤魯|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
與談人(姓氏筆畫順)
林從一|成功大學副校長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顏厥安|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活動費用:全免
*本活動限額 20人,採事先報名制。
*活動開始前五分鐘將開放現場實名制入場,敬請事前報名者提早入場。
*參與者敬請配合現場志工測量體溫,並敬請配戴口罩。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
指導贊助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協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