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說明
我們找到了老師願意坐在你身邊,用五週的時間為你講一本書,你願意聽嗎?海光書讀自 2015年開課以來,已經帶著三十多本國內外的大師經典打破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高牆,來到每個人的身邊。每一本書都有教授級的導讀人帶領閱讀與討論,一貫的高品質讓海光書讀始終維持好評。
海光人文書院秉持著鼓勵深入閱讀與獨立思考的推廣精神而開設民間版人文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課程,不限制參與者背景與條件,只要有時間、有興趣,支付合理的課程費用即可參與。教室與老師們都準備好了,只等待你與我們一起深入國內外社會科學經典的世界!本季更是大膽突破領域框架,在保有對古典與現代的政治哲學的堅持之外,更是朝藝術與文學領域發展,期望帶給參加的朋友更多樣領域作品的刺激,拓展閱讀範圍。
課程介紹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講師| 朱宥勳先生(作家)
此次讀書會以春山出版社《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套書》為藍本,從中挑選「10+2」位作家的作品來討論。10位作家,是選集中有選錄的;+2位,則是選集主編原擬選錄,但因為授權因素沒有收錄的兩篇作品。我們將分成春季班、秋季班兩個梯次來介紹這12位作家,共計十二堂讀書會。
白色恐怖小說是迄今台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批作品之一。它們所描寫的對象之恐怖、禁忌、血腥、暴力,本身就帶有「逼視人類本質」的極限性質。而它們在寫出來的當下,或要逃避政治檢查、或要面對輿論風浪、或因作家本身的族裔觀點及意識形態差異,使得這批作品的「外緣」和「內部」都有許多值得探索之處。
因此,在讀書會中,我會希望能將「學員對作品的閱讀感受」與「我的解讀與補充」交叉進行。這意味著,參與者可能需要每次讀完一部中篇或短篇小說的份量,才比較能夠進入狀況。閱讀進度暫定如下,排序大致依照討論主題而非分冊:
秋季班閱讀進度:
1.吳濁流〈菠次坦科長〉+李喬〈告密者〉
2.劉大任〈浮游群落〉
3.陳映真〈山路〉、〈蘋果樹〉(兩篇均未收錄於作品集中)
4.黃凡〈賴索〉+朱天心〈從前有個浦島太郎〉
5.舞鶴〈逃兵二哥〉+〈調查:敘述〉(後者未收錄於作品集中)
6.平路〈玉米田之死〉+賴香吟〈暮色將至〉
- 上課日期:9月 30日、10月 7日、10月 14日、10月 21日、10月28日、11月4日
- 課程時間:週三晚上七時至九時。
- 開課緣起
- 本課程參加者需自備上課教材《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套書》(春山出版,2020)
《法哲學原理》
講師|顏厥安 教授(台灣大學法律學系)
本課程將以五南出版社即將於今年出版之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為文本。
《法哲學原理》為黑格爾 1818年在柏林大學任教時所著成,並於 1821年正式出版,迄今以近200年。本書反映了黑格爾的法律觀、道德觀、倫理觀和國家觀,是研究晚年黑格爾政治思想之重要依據。本書最重要的宗旨為「法是自由意志的體現,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觀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表現了黑格爾認為唯有在「法」之中,自由才能實現的想法。他以抽象法、道德、倫理三個環節來分析「法」的發展,這三個環節也構成了《法哲學原理》一書的主要內容。
- 上課日期:10月 27日、11月 3日、11月 10日、11月 17日
- 課程時間:週二晚上七時至九時。
- 本課程將由主辦單位準備教材,第一次上課時發放。
- 開課緣起:敬請期待
「德沃金之時代及其挑戰」專題
講師|許家馨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德沃金(Ronald Dworkin)為當代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法理學家與政治哲學家之一。在紐約大學法學院的網站中稱其為「大概是少數一兩位在兩百年後仍會被法律學者所言讀的當代作者」。法律學為隨著時代與社會價值觀的變動而不斷更新的學問,如此被評價,足見他提出的理論與思想是跨時代且直擊法律學本質的。
除此之外,他還是知名的公共知識份子,在墮胎、安樂死等議題的相關判決中都能見到他在輿論場域的活躍。他的理論立基於對時代的反思與觀察,而於此同時,他所處的時代及與他相同時代的學者也為他帶來不少挑戰。過去海光書讀曾帶領大家閱讀他的著作《刺蝟的正義》這次,將以德沃金本人為主題,透過閱讀德沃金法律哲學及其批判者的重要論文來全面性介紹德沃金的學術生涯與哲學思想。
第一次
哈特,許家馨、李冠宜譯,法律的概念,導讀及選摘Ronald Dworkin, ‘The Model of Rules I’, 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1977)第二次 Ronald Dworkin, ‘The Moral Reading and the Majoritarian Premise’, in Freedom’s Law (1996).Michael McConnell, ‘The Importance of Humility in Judicial Review’, 65 Fordham L. Rev 1269 (1996-7)第三次 Ronald Dworkin, ‘Rights as Trumps’, excerpted from A Matter of Principle (1985)Robert George, Making Men Moral, Ch.3 (1993)第四次Ronald Dworkin, ‘Liberal Community’, in Sovereign Virtue (2000)Christopher Wolfe, ‘Liberalism and Paternalism: A Critique of Ronald Dworkin’, The Review of Politics, Autumn, 1994, Vol. 56, No. 4 (Autumn, 1994), pp. 615-639第五次Ronald Dworkin, ‘Foreword’, in Extreme Speech and Democracy (2009)Jeremy Waldron, The Harm in Hate Speech, ch.7 (2016)
- 上課日期:11月 28日、12月 19日、12月 26日、2021年 1月 9日、2021年 1月 23日
- 課程時間:週六下午二時至四時。(隔週上課)
- 本課程將由主辦單位準備教材,第一次上課時發放。
- 開課緣起
Causation in the Law(法律中的因果關係)
講師|王鵬翔 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作者 Herbert Lionel Adolphus Hart是英國著名的世界級法哲學家,為新分析實證法學派的代表性人物。在 Causation in the Law一書中他精闢的論述了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之間的因果關係,從哲學角度探討了許多重要的實踐法學問題。不但針對英美法系國家法律中的因果關係理論與實踐有透徹分析,也對大陸法系做了比較研究。
- 上課日期:11月25日、12月 2日、12月 9日、 12月 23日、12月 30日
- 課程時間:週三晚上七時至九時。
- 本課程將由主辦單位準備教材,第一次上課時發放。
- 開課緣起
Law, Pragmatism, and Democracy
講師|黃丞儀 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理查・波斯納(Richard A. Posner)是二十世紀下半葉美國法學家的代表人物,他同時是法律經濟分析的開創者,也是美國聯邦第七上訴巡迴法院的法官,長期致力於法律實用主義(legal pragmatism)的論述。在《法律、實用主義與民主》一書中,他嘗試提出一種「日常實用主義」(everyday pragmatism),有別於哲學上的實用主義。他認為經驗性的效果論(consequentialism)往往支配人們日常的決策行為,對於法官的判決也有深遠的影響。
波斯納在本書中提出了獨創的實用性自由主義(pragmatic liberalism),認為貼近當代社會的現實處境,才能有效處理民主政治帶來的諸多複雜問題。由於本書旁徵博引,並與二十世紀諸多法律與政治理論對話,可以作為思考與批判當代民主法治癥結的起點(請注意,不是終點)。我們也將閱讀波斯納對其三十年法官工作的反思,對照於他評述霍姆斯(Oliver Wendall Holmes, Jr.)法官的一生志業,以探討法律實用主義對美國法律傳統的深遠影響。
- 上課日期:2021年 1月 6日、1月 13日、1月 20日、1月 27日、2月3日
- 課程時間:週三晚上七時至九時。
- 本課程將由主辦單位準備教材,第一次上課時發放。
- 開課緣起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