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旺山(清華大學哲學所副教授)
韋伯的《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一書,是讀社會科學的學生必讀的經典。但要讀好這本經典,卻必須了解韋伯在寫作這部――事實上並未完成的――經典的同一時段裡,對他所從事的「文化科學」或者「社會科學」所作的「方法論」上的反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閱讀《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時,不僅看熱鬧,也看門道,並對韋伯的思想有更深入的掌握。因此,本課程將研讀韋伯在1903-1906年間發表的方法論著作,包括:1903-1906分三個部分發表的〈羅謝與肯尼士〉、1904年的〈弁言〉與〈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以及1906年的〈在「文化科學」這個領域上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我們將在第一次上課時,導論一下韋伯的學術生涯與某種「人的科學」的構想,接著則依據韋伯方法論文章發表的時間順序,逐一研讀這些文章,探討韋伯的方法論思想,並以《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為例,說明韋伯的方法論思想在這部經典著作中的具體應用。
上課形式:實體課程
上課時間:4月9日、4月16日、4月23日、4月30日、5月7日,每週六下午 2時至 4時。
上課地點:殷海光故居(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18巷16弄1-1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