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說,當代社會離不開消費,因為在選擇、購買,以及展示品味時才能獲得個體性,滿足某個自我。不過,在歷史上更早之前,心靈、自我是來自閱讀活動。細膩地閱讀,不僅帶來知識,更讓人創造出自我對話,想追問作者,想與其他讀者交談。所以,不消費的話,就坐在書桌前享受深度自我追尋的樂趣。

回顧前兩期的經典閱讀活動,可以看出,經典依舊是經典,參與上課的朋友們有增無減。確實,知識愈是多樣揉合,愈是迅速傳散,網站搜尋愈快,回歸經典的渴望就愈強烈。本期將在三月推出七個單元,呼應這股擋不住的驅力。

「海光書讀」不限年齡與職業,只要有心理解社會科學、哲學領域的經典著作,都能嘗試參與!每一部經典將安排5至6堂課,由一位講師全程帶領閱讀、討論,閱讀範圍可能是全書、也可能是節錄,參與者只要量力而為即可。

課程資訊

鄭志成(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XGeorg Simmel《貨幣哲學》2

Simmel揭示貨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請將其視為一種社會與文化現象,而非經濟領域獨有的特性。貨幣是一種媒介,其普遍性將最遙不可及的事物聯繫在一起,趨向於平均化,產生包容性。同時,它又強調個體性,進而開發了人的獨立性和他們發展的自主性,本文主張針對現代社會的客觀文化及理性計算皆起源於貨幣,是近代分析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媒介。

*教材為中譯本。*此為《貨幣哲學》第二次課程,閱讀內容將會接續上季課程進行。

謝世民(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XJohn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正義即公平:重述)》

羅爾斯的《正義論》,為當代民主憲政制度建立了一套政治哲學論述。出版後及引發如潮水般的討論與批評,而面對這些批評,羅爾斯用許多時間與精力一一回應,從而使他的正義論更加完整。延續第一季的《正義論》課程,謝世民老師這次將帶領閱讀羅爾斯的《正義即公平:重述》,帶領各位更深入理解《正義論》所遭受的質疑與羅爾斯傾盡全力的回應。

*教材為英文文本。

林正弘(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初階符號邏輯」

課程內容包括語句邏輯和述詞邏輯,相當於台大哲學系的大一邏輯課程內容。是哲學邏輯領域中相當重要的一門入門課,老師事前已經表明有些難度,缺課可能會跟不上進度喔,且會派發課後作業,將會是相當扎實的一門課,對於邏輯課程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挑戰!

*教材為林正弘老師自己的著作,三民書局出版的《邏輯》。

顧忠華(政治大學社會系)XUlrich Beck《風險社會》

Beck認為風險是第二現代的產物,我們正在為第一現代的思維及行動後果付出代價,若不以挺身進入風險論述,與政府、市場、科技抗衡的話,風險將會以更大的力量反撲。這部著作被社會運動者視為必讀的教材,因為它不只是提供一套社會學的觀點,還鼓舞讀者勇於行動。

*教材為中文譯本。

陳昭如(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XCatharine MacKinnon 《Feminism Unmodified(就是女性主義)》

這是一本女性主義與法學者的作品。此次課程從「性的不平等」此一宰制論女性主義的核心議題入手,從平等的意涵,到暴力、隱私、道德與性,思考「性」的不平等與不自由,探尋現狀的可能解釋,與改變現狀的可能答案。

*教材為英文文本。   *上季已報名,並申請保留名額者,不需再次報名。

戴華(成大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XKorsgaard《Self-Constitution: Agency, Identity, and Integrity》

這是柯思嘉再2009年出版的作品,重新鋪陳了她在1996年《規範性的來源》這本早期著作中提出的有關「規範性」的康德式理論。她深入分析理性行為動物與非理性行為動物之間行為的模式與自我建構的認知系統,從而重新論證康德對於非理性動物的詮釋,並對此提出自己對於理性與非理性動物兩者的「主體性」是否存在的觀點。

*教材為英文文本。

張旺山(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XMax 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本書為被譽為社會學古典三大家之一馬克斯・韋伯的經典著作,書名即點明作者要討論的兩大重點「基督新教的教義倫理」以及「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韋伯在本書中詳細說明資本主義核心精神的來源,與西方最大宗宗教「基督新教」的教義倫理的關係,是研究資本主義的重要著作。

*教材為張旺山老師自行翻譯、且尚未出版的中文翻譯文本。

 

詳細報名資訊請參見活動報名網站:105年春季書讀報名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