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是《民主在美國》第一次書讀,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曾國祥老師來為我們導讀。

首先,國祥老師向大家說明為什麼會選擇托克維爾的《民主在美國》這部經典來作為本次書讀活動的主題。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大選將近,其次,對岸的學術發展趨勢逐漸形成一股強勁的反民主思潮,挪用托克維爾等政治思想家對民主制度的批判來貶低民主的價值,並且以此來鞏固共產政權的意識形態神話。民主制度在台灣生根已久,人們不僅享受了民主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品嘗到它所帶來的惡果。

「民主不能當飯吃」郭董曾發表過如此的「豪言」,眼看對岸的經濟蓬勃發展,而台灣則為各種民主亂象所困,人們不免對民主的價值抱持著質疑,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要把民主的價值推向絕對的「惡」而加以唾棄,相反的應該趁著現今這種特殊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局勢對台灣的民主制度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不僅是要從中理解到民主的弊端和危機,而是要更進一步的從危機當中重新揭示民主的光芒。

那麼什麼是民主?民主就其字面上的含義而言即是指多數人治理,這跟一般人所認為的「少數服從多數」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然而民主制度並非是西方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政治制度,反而是共和制獲得歷史的垂青,深受眾多哲人的喜愛。

人們很常把民主跟自由混為一談,但事實上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甚至有些時候是互相衝突的。民主倒是跟資本主義走得很近,除此之外民主也有加速階級衝突的跡象,這一點也是深埋在民主的隱憂之一。

未來五周的書讀主要圍繞著托克維爾提出的民主危機的四個面向進行討論,分別是:(一)多數專制,(二)文化平庸,(三)個人主義,(四)民主社會的低格調。第一堂課的國祥老師課程相當精彩,未來幾週也相當令人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