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講師:東吳大學社會系 張君玫老師

課程概述

楊的「正義與差異政治」寫在美國身份政治爆發的1980年代末,觸及當代社會運動和政治理論的核心議題 ── 身份認同和分配正義的交織和拉扯。楊繼承左派批判理論的精神,認為過去、現在、未來是辯證的關係,我們必須從當下去思考歷史的可能性,並朝向尚未實現的潛力。正義,因此並不是由上而下的規範觀點,而必須同時正視所有被壓迫的邊緣群體的差異需求。這樣的觀點,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不僅重要性不減,更顯得迫切。 本課程閱讀楊的「正義與差異政治」,並思考分配政治和身份政治之間的交織與拉扯。

課程進度

第一週(12/2):第一章和第二章,關於分配政治的典範疑義,以及壓迫的各種面貌。

第二週(12/9):第三章和第四章,關於福利國家的意識形態,以及一致性的迷思。

第三週(12/16):第五章,關於身體階序的道德政治,以及歧視與排外。

第四週(12/23):第六章,關於社會運動的差異政治,以及不同的解放模型。

第五週(12/30):第七章和第八章,關於肯認行動的操作,能力論的迷思,以及城市生活所提供的可能性與限制。

課程讀本

艾莉斯.楊,正義與差異政治。(台北:商周,2017) Iris Marion Young,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1990) 可閱讀中譯,並參考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