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瑞麟
科學是由科學方法來定義的嗎?這個問題有很多爭議。不管如何,科學方法仍然是科學哲學的討論重心,也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方法」。
殷海光是第一位把科學哲學引入台灣的哲學家。除了引入邏輯實證論的科學觀之外,他也寫了幾篇可視為台灣科學哲學的開創性論文。雖然今天科學哲學的面貌已經和六十年前大不相同,但是殷海光的思考仍具有其時代意義;殷海光在研究科學方法論而形成的一套科學方法,也仍然值得借鏡。
本課程打算以殷海光《思想與方法》一書的兩篇科哲論文〈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和〈因果底解析〉為起點,在短短十小時的課程內,為同學介紹科學哲學:以「假設」為核心的方法論。課程內容取材自本人所著《科學哲學:假設的推理》第一、二、三、五章。這些內容都是沿著殷海光引介的科學方法論取向發展而來的。在上課方式,講師希望同學能事先閲讀教材,上課時,在講師簡介內容之後,多數時間留給同學發問和討論。限於時間,本課程只能提供一個科學方法論的宏觀輪廓。不過,講師很樂意回答同學關於科學哲學的各種問題。
上課時間:3月6, 14, 21, 28日晚上7:00-9:30。
*本課程第一堂課上課日期由原定之 3月 7日調整為 3月 6日,時間地點維持不變。
課程內容:
3月7日:導論:殷海光的科學哲學
3月14日:科學語言的邏輯和科學說明
3月21日:假設的檢驗
3月28日:假設的建構
閲讀文獻
殷海光著,《思想與方法》(水牛):〈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和〈因果底解析〉
陳瑞麟著,《科學哲學:假設的推理》(五南),第一、二、三、五章。
參考文獻
陳瑞麟(2003),〈台灣科學哲學的首航:殷海光的科學哲學〉,《政大哲學學報》10期,頁1-33。
陳瑞麟(2011),〈邏輯實證論在台灣──透過殷海光對思想與文化產生的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期,頁281-319。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