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蘇瑞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自由中國》半月刊從1949年底創刊到1960年被迫停刊為止,是當時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政論雜誌。該刊集結了胡適、雷震、殷海光、夏道平、傅正等知識份子,他們站在自由主義的立場,希望以民主與反共的方式達成其政治理想。在戰後台灣史上,該刊除了扮演自由民主的思想啟蒙角色,也影響到1960年的「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以及更往後的民主運動。當時殷海光先生即為該刊的編輯委員、也是主筆之一,曾對該刊闡揚自由民主思想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薛化元教授透過《《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一書,闡明承繼近代中國自由主義傳統的《自由中國》,如何從創刊之初堅持「擁蔣、反共」的政治路線,發展成為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此外,也試圖釐清在當時的時空條件下,該刊主張民主憲政的內涵及其時代意義。
今年適逢殷海光先生百歲冥誕,也是《自由中國》創刊七十週年暨雷震先生逝世四十週年,吾人透過薛教授對《自由中國》的經典研究,回顧並反思戰後台灣自由民主思想的發展,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本課程以《《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一書為主,配合講師挑選的單篇論文進行研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