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朱宥勳先生(作家)

此次讀書會以春山出版社《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套書》為藍本,從中挑選「10+2」位作家的作品來討論。10位作家,是選集中有選錄的;+2位,則是選集主編原擬選錄,但因為授權因素沒有收錄的兩篇作品。我們將分成春季班、秋季班兩個梯次來介紹這12位作家,共計十二堂讀書會。

白色恐怖小說是迄今台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批作品之一。它們所描寫的對象之恐怖、禁忌、血腥、暴力,本身就帶有「逼視人類本質」的極限性質。而它們在寫出來的當下,或要逃避政治檢查、或要面對輿論風浪、或因作家本身的族裔觀點及意識形態差異,使得這批作品的「外緣」和「內部」都有許多值得探索之處。

因此,在讀書會中,我會希望能將「學員對作品的閱讀感受」與「我的解讀與補充」交叉進行。這意味著,參與者可能需要每次讀完一部中篇或短篇小說的份量,才比較能夠進入狀況。閱讀進度暫定如下,排序大致依照討論主題而非分冊:

春季班閱讀進度:在場

1.郭松棻〈月印〉
2.李渝〈夜琴〉
3.施明正〈喝尿者〉、〈渴死者〉
4.黃崇凱〈狄克森片語〉
5.聶華苓《桑青與桃紅》(第三章)
6.黃春明〈蘋果的滋味〉

  • 上課日期:3月 5日、3月 12日、3月 19日、3月 26日、4月2日、4月9日
  • 課程時間:週四晚上七時至九時。
  • 開課緣起:敬請期待
  • 本課程參加者需自備上課教材《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套書》(春山出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