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鵬翔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在日常生活與法律實務,我們經常做出各種因果判斷,例如:「被告開車闖紅燈撞上原告,導致後者受傷」、「南方澳斷橋事件的原因,是長年疏於檢測維修」、「旅遊業倒閉是肺炎疫情造成的結果」。但我們很少反思,因果判斷成立的條件為何?我們依據何種原則將某件事情視為另一件事情的原因?

哈特 (H. L. A. Hart) 與歐諾瑞 (Tony Honoré) 合著的Causation in the Law /《法律中的因果關係》,在法學與哲學領域都是因果關係理論的經典鉅著。本書藉由分析日常因果論述背後的理路原則,釐清法律因果關係在理論與實務的爭議問題,說明常識因果判準在法律責任歸屬扮演的角色。

本書初版於1959年,卻是一本先驅之作。哈特與歐諾瑞指出,人們的因果直覺區分異常事件(原因)與正常條件,在近半世紀後獲得認知心理學與實驗哲學的證據支持。他們同時強調:原因的概念要從行動介入來理解,這種干預式因果論 (interventionist theory of causation) 的想法,乃是當前因果模型 (causal models) 理論的哲學基礎。法律中的因果關係,已成為哲學、認知科學、實驗心理學、資訊科學與人工智慧的跨領域議題。

導讀將集中於本書的理論基礎部分,目標在於引導同學了解法律因果判斷的思維模式,並能批判思考法律實務的因果論述與日常生活的因果議題。

課程進度

11/25  Causation in the Law的成書背景與本書要旨

12/2   常識因果概念: Part 1: Introduction, Ch. II

12/16  因果與責任: Ch. III & IV

12/23  條件理論(conditio sine qua non)在法律因果判斷中的角色:Ch. V

12/30  侵權行為法與刑法中的因果關係:Part 2: Introduction, Ch. VI & X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