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海光書讀也將帶來精彩的五門經典閱讀課程!
詮釋學、政治思想、性別研究、親密關係,來自不同領域的精選好書,由來自各大專院校的教授為您導讀,永遠受到好評的海光書讀,今年也不要錯過喔!
- 報名費用:1500元
- 上課地點:殷海光故居
- 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課程資訊
真理與方法:語言
- 作者:Hans-Georg Gadamer
- 講師:鄭志成(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時間:3月16日、3月23日、3月30日、4月6日、4月13日(週五晚上七時至九時)
文本說明
Gadamer 的《真理與方法》一書直面文化科學(韋伯意義下)的真理問題。相較於自然科學,其真理可以在探究的結論中外化體現,文化科學的真理則在考察的過程中展現自身。 Gadamer 的《真理與方法》試圖矯客觀主義時弊、抗科學方法霸權,並省視文化科學知識自 身的基底,也就是探究「理解」得以可能的基本條件。
自去年春季開始的《真理與方法》系列,至本季已來到尾聲,經歷藝術與歷史兩部分,我們終於要來到人理解世界的最重要媒介:語言。Gadamer 的哲學詮釋學就是一種關於理解的理論,將對於文本的理解延伸到生命、思想與實踐的各種領域,也就是將自我的理解論述為一種自我經 和生命經 安置在歷史(時間) 的向度上,並藉由語言與他者連結。Gadamer對於強調嚴謹客觀方法知識的反擊,又會如何詮釋「語言」呢?
*本課程為延續性課程,文本為可獨立閱讀篇章,但背景知識可能為延續性知識,教材為中文簡體翻譯。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
- 作者:Anthony Giddens 紀登斯
- 講師:沈秀華(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
- 時間:4月17日、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5月15日(週二晚上七時至九時)
文本說明
紀登思為英國最知名的社會學家,以「現代社會的詮釋者」著稱。《親密關係的轉變》是他在探討現代性此一主題中非常重要、也非常奇特的書。此書與《現代性的諸般後果》(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和《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成為他探討現代性的三部曲。
在本書中透過對通俗文學及大眾心理學的解讀,見微知著地觀察到現代人在性、愛、慾等方面的處境,也注意到──特別是女性──如何積極構築親密關係,因而創造了新的情感領域,建立了新的平等關係的可能。親密關係的轉變,在紀登斯眼裡,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轉變,可以作為觀察現代性的重要媒介。
《自由四論》
- 作者:Sir Isaiah Berlin 以賽亞・柏林
- 講師: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 時間:4月21日、4月28日、5月5日、5月12日、5月19日(週六下午二時至四時)
文本說明
以賽亞・柏林被認為是20世紀頂尖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在他1985年發表的演說《兩種自由概念》(Two Concepts of Liberty)中將自由區分為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對於往後關於自由概念的討論產生重大影響。《自由四論》中收錄了柏林最著名的四篇論述自由主義的論文,包含〈二十世紀的政治觀念〉(1949)、〈歷史的必然性〉(1953)、〈兩種自由概念〉(1958)及〈穆勒與生活的目的〉(1959)。藉由這四篇論文,柏林將西方哲學和政治理論中的自由概念進行了梳理,並對政治自由的涵義和表現形式作了細緻的分析和比較,進一步提出自由的新的概念與分類,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之外還包含多元主義自由等觀點,對於西方政治理論,尤其是自由主義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自由四論》因而成為20世紀西方政治自由主義理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課程將閱讀英文文本。
《事實與效力》
- 作者:Jürgen Habermas 哈伯馬斯
- 講師:周明泉(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 時間:4月26日、5月3日、5月10日、5月17日、5月24日(週四晚上七時至九時)
文本說明
德國法政社會哲學家Jürgen Habermas(b:1929)為了因應世界社會從現代化、後現代化到全球化的時代變遷之挑戰,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開啟新的理論向度,為社會批判理論進行理論典範之轉移。為了完成啟蒙現代性方案,謀思適切的社會理論之替代性典範或社會合理性判準,他著重於民主憲政體制的改良設計,針對政治性公共論域的結構轉型頗具洞見的研究貢獻,加上溝通行動理論與論評理論(Diskurstheorie)的建構,提供了自我與他者相互理解的超驗性基礎與可能性條件,促使大眾的民主模式得以朝向公眾的民主模式發展。
在《事實與效力》(Faktizität und Geltung)一書中,他提出雙軌的審議式民主模式完構他的程序性法權哲學的新典範,使政治自主性、道德規範的正當性與自由社會的現代性得以在全球化轉型趨勢中同時被展現出來。
*本課程將由老師主講,教材以 ppt形式發放。
《Sexual Contract》
- 作者:Carole Pateman
- 講師:黃長玲(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 時間:4月30日、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5月28日(週一晚上七時至九時)
文本說明
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被認為是建立現代社會結構的重要基石,以此為基礎,人們結束以父親為主要權力中心的父權社會,通過契約方式將部份權力交由第三方組織,比如說政府,來實行。然而 Pateman主張,父權雖然在公共領域中由民主政府之類的組織替代,卻並未真的消失,在現代社會中,父權透過並未被揭露的「性契約」(Sexual Contract)轉換成為現代父權(modern fraternity)並實行在私人領域中。
不同於公共領域的「社會契約」,「性契約」源於私人領域中兩性的不平等關係,父權社會中女性做為弱勢群體無法參與社會契約的談判,而其談判結果也不是對女性的解放,而是將對女性的權力從父親手中轉宜至其他更廣泛的男性手中,並以嚴格的公共領域-私人領域的二分法,將女性規訓於「家庭」之中。在本書中,Pateman指出並挑戰這個現代社會的盲點,並強調私人空間中的家庭與女性也應該成為公共社會的討論焦點。
*本課程將閱讀英文文本。
發表迴響